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西二楼
说明:如果您发现事件记录有错误或者遗漏,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方式:027-87556583,zrdwh@163.com。
2009年12月30日,据统计2009年学院出版教材11本。
2009年12月30日,据统计2009年度学院到校科研经费过亿元,截止2009年12月28日,到校科研经费已达到1.1亿元,居全校前列,纵向经费及重大项目进一步提升。
2009年12月2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一行到校调研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科研情况,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等陪同。
2009年12月10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罗健副总工程师一行一行6人来访,樊明武院士和国防院李世其院长、李志强副院长出席会议。
2009年12月3日,“天虹杯”首届武汉发明创新大赛于在武汉六中举行,“基于RFID的自动化母猪饲养系统”喜获首届武汉发明创新大赛特等奖。
2009年11月27日至30日,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研讨会于在湖南科技大学举行,我校荣获2009年全国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为“以多维式平台建设为核心,构建基于工程实训与学科竞赛的创新基地培养体系”,主要由尹仕、肖看、何俊佳、黄瑞光、马冬卉等教师共同完成。
2009年12月25日至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电工学科电力系统领域研讨及结题项目交流会在南京河海大学举行,由文劲宇教授负责完成“一种功率综合柔性调控原理及其关键实现技术的研究”获“优秀基金项目”荣誉称号。
2009年11月19日,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学院获成果奖2项。分别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性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探究式实验教学体系和平台”获一等奖,项目负责人熊蕊教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气学科本科生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二等奖,项目负责人辜承林教授。
2009年11月2日,第十一届“挑战杯”比赛于结束,电工电子创新基地报送的两件作品均入围,其中《盲人自主学习系统》荣获一等奖,《基于RFID的自动化养猪系统》获得二等奖。
2009年9月17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张勇博士的论文《计算电磁学的无单元方法研究》(指导教师邵可然教授)光荣入选,标志着我院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百优”取得了零的突破。张勇,2002年9月师从于邵可然教授,2006年12月获博士学位。
2009年9月13日,学院承办基金委电工学科“大规模与分布式电能存储与高效转换的基础科学问题”专题研讨会,会议由程时杰院士主持,基金委电工学科丁立健主任、我院康勇院长在会上分别致辞。文劲宇教授和东南大学程明教授分别就电能存储与高效转换两个方面的材料汇集做了报告,马伟明院士和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电工所等22家单位的专家在会上做了自由发言。
2009年9月1日,获悉根据国家基金委安排,“‘十二五’电工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与“2011~2020国家能源科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工作上半年启动,程时杰院士牵头制定“电工学科发展战略”和“能源科学发展战略”四个专题规划。四个专题分别是:电工学科发展战略中“大规模与分布式电能存储与高效转换的基础科学问题”和能源科学发展战略中“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智能电网”和“储能储电系统”。文劲宇、阮新波、林湘宁和毛承雄等4位教授分别负责上述四个专题的统稿工作。
2009年8月18日,学院组织召开“复杂电磁装置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议专家研讨会。会议在武汉市东湖宾馆举行,全国电工、能源学科的28位专家(其中院士25位)参加,教育部科技司张拥军处长主持,湖北省科技厅领导和我校领导在会上致欢迎辞。后经论证,“复杂电磁装置与系统实验室”更名为“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实验室”。
2009年7月3日至8日,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iSee团队获得嵌入式开发项目全球第二名,成员是来自电气学院的毛彪、张玄(08级研究生)和电子系彭浩、唐秀东组成;iSee团队还同时获得“可访问性奖”提名奖。
2009年6月24日,“新一代高压/超高压断路器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可行性论证。何俊佳、尹小根代表项目牵头组织单位向专家组作了可行性研究和经费概算报告,科技部高新司能源交通处处长尉迟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会的有关规则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解释说明。该项目是由我校牵头,联合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同建议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2009年6月13日,强磁场讲坛正式开讲。“强磁场讲坛”第一期在学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主任Gregory S. Boebinger教授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强磁场在凝聚态物理、化学以及生物领域的多功能性”(“The Versatility of Magnetic Field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的报告。
2009年6月12日,Gregory S. Boebinger受聘我校顾问教授,校长李培根颁发聘书并讲话。Greg Boebinger,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主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物理教授,佛罗里达大学物理教授,主要从事强磁场技术以及强磁场下的凝聚态物理研究,多次担任国际会议大会主席、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执行委员会成员和指导委员会成员。
2009年6月11日,GE公司全球研发中心高级专业工程师曲荣海访问学院,为师生作题为“新型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分析与市场前景”的专题讲座。
2009年6月5日,“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的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通过项目验收。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由我校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联合承担。
2009年5月18日至20日,学院承办第六届IEEE国际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会议。会议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CE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IEEE电力电子学会(PELS)主办,日本电气工程师学会工业应用学会(IEEJ-IAS)和韩国电力电子学会(KIPE)协办。潘垣院士任本次会议的名誉主席,康勇院长任国际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应电系主任邹云屏任本地事务部主席。
2009年5月19日,学院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交流报告会,校党委书记路钢、校指导检查组姜丽华应邀出席会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邱亦慧校友介绍了该系的相关情况,潘垣院士作了《在学科与人才战略实践中不断树立、落实和深化科学发展观》的交流报告。
2009年5月15日,艾力塔公司捐赠加速器水冷装置签字仪式在校举行,艾力塔(北京)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群生、公司驻汉办主任徐莉萍,杨勇副校长、樊明武院士,院领导康勇、唐跃进及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了签字仪式。
2009年5月14日,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iSee”团队获微软“创新杯”嵌入式项目竞赛中国区冠军,并获邀参加在埃及开罗举行的决赛。“iSee”团队成员由来自电气学院的毛彪、张玄(08级研究生)和电子系彭浩、唐秀东组成。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微软“创新杯”2009软件设计和嵌入式开发项目中国区决赛现场为冠军团队进行了颁奖。
2009年5月9日,学院协助承办国家基金委电工学科“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由国家基金委电工学科主任丁立健教授主持,国家基金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高校的15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周孝信、程时杰和马伟明等院士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就我国未来十年(2011~2020)能源领域的发展展开讨论,并结合基金委、学部规划工作的安排,部署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工作组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2009年4月29日,李亮教授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名单。
2009年4月29日,潘垣院士当选湖北省劳动模范。
2009年4月7日,校党委书记路钢率调研组来到我院调研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2009年4月29日,学院在西十二楼N104教室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汇报会暨分析检查动员大会。常务副校长林萍华、校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第二组组长姜丽华和教务处副处长熊蕊参加了会议。康勇院长作了《电气学院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的报告,何俊佳副院长作了《电气学院本科生培养计划若干问题思考及培养计划修订思路》的报告。
2009年4月2日,卢新培教授当选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第九届“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由团省委、省青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共同主办。
2009年3月30日至31日脉冲强磁场下的前沿科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校八号楼二楼会议厅举行,会议于由我校脉冲强磁场中心与比利时鲁汶大学联合举办。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以及国内从事强磁场科学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009年3月25日,“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发”重大项目获批正式立项,进入全面实质性研发阶段,李开成、刘浔等承担该项目研究任务。学院作为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是该支撑计划“项目建议书”的最早的起草单位之一,负责了整个项目的前期工作,为申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垫。
2009年3月25日,李立浧院士授聘仪式在西十二楼N110教室举行,段献忠副校长为李院士颁发了聘书。李立浧,南方电网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3月25日,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名单日前正式公布,何俊佳、庄革入选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他们分别获得50万元资助,资助时间为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2009年2月28日至3月1日,学院召开基层班子建设及学科发展研讨会。学院的院士、长江学者和学院领导、院工会主席和各系所(中心)的主任、党支部书记及副主任、行政各科室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
2009年2月15日,学院2008年度12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批,创历史新高。其中:李亮教授的《制作工艺和放电过程对磁体极限指标的作用机理》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现学院“杰青”零的突破;阮新波教授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能源变换、控制与并网》获重点基金。
2009年2月20日,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学院2名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分别是:核科学与技术(樊明武);电气工程(段献忠)。
2009年2月16日,《提高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输送能力的研究》项目年度总结会召开。该课题是学院参与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的内容,国家973项目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孝信院士、清华大学孙元章教授、国网公司孙嘉平教授等出席了会议,程时杰院士代表课题组分别就课题研究情况和下一步的科研计划向专家组作了汇报。